1.引言
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怎么样提升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改变大学英语的教学水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加快教改节奏,是摆在大家面前的紧迫问题。面对这一实质需要,使用研讨式教学无疑是一个理想的值得尝试的教改模式。
2.什么是研讨式教学
研讨式教学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首要条件,以现行教程为基本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讨论、表达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活动,将自己所学常识应用于解决实质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研讨式课堂教学最大的特征就是结合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和关系,适应了国内外语教育的趋势。
3.研讨式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的优势
3.1以学生为主体。以往的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教师接二连三地问,学生断断续续地答;教师不断地发出指令,学生惊慌失措地去实行;学生忙来忙去还是处在被动同意的地位。研讨式教学足让学生在同意语言新常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和展示我们的语言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学生可以大胆地猜测、体验和想象,多角度、多方位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常识。教师在这个语言的交际空问起着引导、助学和输入材料有哪些用途。每一个阶段教师讲话约2-3分钟,学生每一个阶段活动约7-8分钟,如此的课堂教学才算真的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3.2面向全体学生。传统班级讲课制,教师一讲到底,学生一听到底,学生完全成了听课笔记的机器;根本不了解,也不想了解老师为何如此讲,讲的对不对:同样教师也不考虑学生实质,更谈不上从学生那里吸收营养。在课堂活动中,教师是主角,少数出色学生是配角,多数中等生是群众演员,少数学习困难的学生是观众。学生参与机会不均等,致使教学整体成效不均衡。在研讨式课堂的教学形式上,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师生的“群言堂”。研讨式英语课堂上学生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都能张开嘴大胆讲英语,广泛参与发表各自的见解,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革新精神。
3.3师生之间多向互动。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中,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师生关系比较淡薄。使用研讨式教学法后,教师从独唱演员变成了“导演”,学生从消极的听众变成了积极的“演员”。“演员”为了演好我们的角色,时常请教“导演”,“导演”为了“演员”表演到位,也时常加以指导。如此一来,师生之间的交流加大了,距离变近了,能够帮助真的打造起尊师爱生的好关系。
3.4重视学习过程和能力的培养。研讨式教学一改过去只重结果的教学模式,愈加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不只要使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学英语,而且要让学生通过用英语与其他人进行交际的同时学到更多的常识。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实践,在“做”(做事、做学问)中才能得以达成。在大学实行研讨式教学,突出的特征就是“做”,教师在做学问中教,学生在做学问中学。教师要努力打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的研讨式学习提供条件。
4.怎么样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应用研讨式教学
4.1激起学习兴趣、精心设问。整个教学过程假如以“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为一直,就可以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其视学习为乐事,主动学,积极学。因此教师的导课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激起起研讨的欲望。所提问题不止局限于回顾事实,理解句义,复述要素,而是针对不一样的课文主题,不一样的文章体裁在解说课文之前从课文中提炼一些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这类问题可以是与课文主题有关的或现实日常的。讲到有关“多元文化”这一单元,可以课前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多元文化”,他们是如何理解“多元文化”的,在现实日常“多元文化”又是怎么样影响着大家的,很多问题需要课前预习查找资料,只有有了充分的预习,课堂上的讨论才能充满生机。
4.2使用合作式小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研讨式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活动方法。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班级规模比较大,学时比较少,在这种人多学时少的状况下要想有效借助课堂时间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采取分组合作学习将会大大提升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常识传授为主的课堂不同,研讨式课堂中的小组合作防止了班级课堂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得不到参与机会而处于“旁观”、“旁听”的被动地位,赋予全体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与权利。一些实证研究表明,以任务为依托,以小组互动为载体的教学活动大大增加了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和时间,小组的组织形式和放松的氛围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遂打造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对话、答辩、争论,能促进学生思想情感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构建民主和谐氛围,培养好的个性品质。为了防止小组讨论中的无话可说或冷场局面,教师布置的话题或任务要尽量的详细具体,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话可说。小组活动增强了学生的角逐意识,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也使他们结实地学会了英语常识。
4.3打造轻松自如的语言环境。好的课堂氛围是研讨式教学的必要条件之一。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提供展示英语的机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讨论中自由自在地表达我们的看法和怎么看。教师要尽可能照顾到每位学生,让学生感觉到与教师共事并非进行简单机械的语言学习与模仿,而是在一同学习常识,创造常识,运用常识。教师要消除学生的害怕说错英语的紧张情绪,多鼓励学生张口。在研讨式教学的课堂上学生一直被置于有引导、有启迪、与自己有关联的问题之中,因此在反应、讨论或回答问题时会自觉不自觉地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使教学过程变成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读者与作者,课堂与社会的交流过程。
4.4提升教师的素质。研讨式教学的特质和意义为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需要。课前教师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筹备任务的种类、主题、性质与所需有关的词汇和句式。在组织活动中要灵活应变,能当令地补充有关的语言常识和文化背景,缓解学生语言表达上的困难,并能准时调整活动内容及形式,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以使活动达到预期目的。因此,教师要不断同意专业培训,学会教学理论,知道教学规律,熟知教学办法,进而改进他们的教学。
5.结束语
研讨式教学一改过去单向地讲授教学内容的传统,使之变为研究与讨论结合,允许学生有肯定的自由度,尽量地满足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我要学”。研讨式教学是对旧模式的突破和全方位革新,是充满活力的教学改革模式,同时也需要广大的英语教师大胆地尝试与革新。